定陶区传统舞蹈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 2020-05-09 08:53:05 点击次数:46

1.种类

狮子舞。俗称“舞狮子”,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建国前,民间“狮子队”遍布城乡,以张湾集的狮子舞最为有名。建国后,民间“狮子队”逐渐减少。80年代后,仅有张湾乡一支狮子队。张湾乡的狮子舞在每年的春节和重大庆典活动时,不但在本乡镇演出,有时还到县城表演。狮子头用纸壳做成,狮身用布做成,以彩色麻为狮毛,项戴铜铃20余个。演出时,一人顶头,一人披狮皮,一人持绣球。绣球一晃,铃铛一响,雌雄二狮遂做出洞动作,继而伸腰、抖毛、理身、洗脸、互相观望、相依相偎、亲吻、磨鬓、擦肩,然后进行精彩的表演,如“窜山”、“旋风车”、“探井取水”、“西瓜灯”、“双狮戏球’等。

龙灯舞。建国前,定陶境内居民有舞龙娱乐、求雨的习俗。每年的春节过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舞龙,扎制的龙身为圆筒形,竹蔑绑成,由龙头、龙身、龙尾3部分组成,有7节和13节两种,每节之间衔接灵活,然后绘上花纹图案,龙头硕大,隆额,凸眼,竖耳,巨口,角如树枝,拨翅向后,须长尺余。尾节前粗后细,末端缚麻为尾。龙灯舞是一种集体舞,表演时每节的演员必须协调一致,按同一节奏舞动,舞龙的人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其表演形式主要有“二龙戏珠”、“二龙吐絮”、“巨龙翻身”、“头攒尾”等等,表演的同时燃放焰火,在焰火的点缀下,条条巨龙摇头摆尾,变化无穷,妙趣横生。舞龙的最好日子是正月初七、十五、十六和二月二。“文化大革命”期间,龙灯舞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到批判,龙灯舞渐渐失传。

抬阁。定陶素有玩抬阁的习惯,尤以黄店镇北丁集的抬阁闻名于鲁西南,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抬阁是在一个台上串两个木杆,每个木杆上各绑一个横棍,2人抬大杆,8人抬横棍,台上坐1人扮“许仙”,“许仙”一只手托“白素贞”,另一只手托“小青”。白素贞身穿白布衫,头戴白凤冠,身背宝剑,小青穿绿衫,配双剑。白素贞和小青在许仙手上,如同站在楼阁上一般,故称抬阁。玩抬阁时,前边开道的是马叉队,10余杆马叉,哗啦啦响成一片,盘马叉的人用双臂左右盘旋;有的用一只臂单盘,另一手扎腰;有的用单臂往上打10余米高,马叉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上下翻飞,十分好看,再配上牛皮大响鼓,震耳欲聋。马叉队后边是“海蚌姑娘”和“海螺童子”等水族精灵,紧跟水族精灵的是倒骑毛驴的老妖婆,还有要娶媳妇的银须老汉,戴着凉帽,身着黄衫,坐在一个两人抬的柳椽上,怡然自得,忽儿面朝前,忽儿面朝后,不时还玩玩花样。紧挨抬阁的是花轿,里面坐一少妇。整个抬阁队伍庞大,演出场面热闹非凡。表演的节目还有《吕洞宾戏牡丹》、《高老庄》、《梁山伯与祝英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天仙配》、《送京娘》等。

跑竹马。境内跑竹马的历史已有300余年,以杜堂乡谢堂村最为有名。竹马用竹子和布匹制成马头,用木料制成马架,人骑在马上,左手扶马头,右手拿马鞭。6男6女,取意“六六大顺”。12匹马旋风似的奔跑,或跑“8”字形,或跑铁锁扣,变化无穷。6男6女边跑边舞边歌,场面十分热闹。

划旱船。旱船用细竹竿绑扎而成,上有布棚,下有布围,并饰以纸花、彩绸和莲花灯。一花旦(男扮女装)似坐船中,艄公划来划去,旱船则作进退游荡状。表演的故事多以《白蛇传》为主。除旱船外,还配以水族躯壳,如鱼、鳖、蟹、蚌之类。建国前,旱船游艺遍及全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禁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湾镇吕沟村又重新组织起旱船队,为群众表演喜闻乐见的节目。

踩高跷。清末及民国年间,全县踩高跷的活动比较普遍。建国后至1990年春节期间,城乡都有活动。高跷又称拐子,拐子以木做成,低者3尺,高者8尺,距顶端1.5尺处安一横木,脚踩其上,用麻绳系于小腿外侧.脚离地数尺之高,走动蹦跳自如。表演者化妆成各式各样的人物,边走边舞边唱,或走花样,一队(或一排)10余人,不断变换着队形。表演的节目主要有《拍蝴蝶》、《戏牡丹》、《扭秧歌》等。最吸引人的动作是扑蝶,一小伙扮成油光粉面的大姑娘,手持纸扎蝴蝶,一小丑上前扑蝶,随蝶做出各种惊险动作。

县文化馆通过挖掘整理民间舞蹈、举办舞蹈培训班和舞蹈创作等活动,舞蹈创作出现了好势头。1959年,李秀芝创作的儿童游戏,参加省歌舞会演并发表在《群众舞蹈》上。1987年,李秀艺等创作的《小瓜农》参加省“小飞天”舞蹈比赛,获创作三等奖。1989年李秀芝等创作的《花乡童趣》参加省歌舞会演后,在《群众舞蹈》上发表。

2.舞蹈作品一览表


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承担任务发表年月备注
养猪姑娘李秀芝编导1958.12参加歌舞会演
儿童游戏李秀芝编导1959.11参加省歌舞晚会,发表在《群众舞蹈》上
送给军属王大娘李秀芝编导1964.3专区歌舞会演,获创作一等奖
红灯舞李秀芝编导1964.7省歌舞会演,获专区创作一等奖
送给军属王大娘张  玲舞蹈1964.12菏泽专区文艺会演一等奖
毛主席著作闪金光李秀芝编导1966.6专区文艺会演,获创作一等奖
姐妹游春李秀芝编导1980.9地区文艺会演,获创作一等奖
来了一群小鸭子李秀芝编导1985.6地区幼儿舞蹈会演,获创作一等奖
一休哥哥好李秀芝编导1985.6地区幼儿舞蹈会演,获创作二等奖
回娘家杨秋霞创作表演1985.11获地区创作奖
小瓜农杨慎明编舞、曲1987.6省“小飞天”舞蹈比赛,获创作三等奖
张  玲作曲
李秀芝编导
女子健美韵律操牛卫东创作、排练1988参加菏泽地区比赛,获第一名
花乡童趣李秀芝编导1989.1参加全区春节联欢晚会,并向全国
播放
张  玲组织辅导
催马迎春李秀芝编导1990.l 
参加省童乐晚会,并向全省播放
田桂芬作曲
杨秋霞创作
村姑乐杨秋霞创作1990.9地区汇演,获创作一等奖
李秀芝编导
飘浮杨亚兵创作表演2002山东省专业技能舞蹈比赛优秀奖
牛大方
飞翔的燕子魏  存编导2003山东省首届少儿舞蹈大赛一等奖
小青蛙魏  存编导2004山东省第二届少儿才艺大赛二等奖
小背篓牛大方编导2004山东省第二届少儿大赛二等奖
王大姐卖鞋子魏  存编导  2006山东省少儿才艺大赛二等奖
运动女孩高  琳编导2007山东省第四届少儿舞蹈大赛二等奖
蒙古舞高  琳编导2007山东省第四届少儿舞蹈大赛二等奖
迷彩女兵牛大方编导2008山东省第六届少儿大赛优秀奖
舞动的光芒高  琳编导2008“谁不说俺家乡好”获“最具活力奖”
拉丁舞高  琳编导  2008华南地区拉丁舞邀请赛少儿组一等奖
蒙古舞《马背上的歌》杨亚兵创作2008.4全市广场艺术展演表演一等奖
牛大方
李媛媛
贺永新
农事新说田桂芬
魏  存
创作2008.10全市广场艺术展演表演二等奖
城市家贺永新创作表演2008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
城市家贺永新创作表演2008全国群星奖金奖
大围屋贺永新创作表演2008深圳市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
破立贺永新创作表演2008东莞舞蹈比赛金奖
榴花似火高  琳编导2009山东省第四届少儿舞蹈大赛二等奖

 
3.人物简介

牛卫东(1949— )生于定陶县黄店镇牛楼村。文化馆馆员,曾任县文化馆舞蹈室主任。为山东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舞蹈,中学毕业后入伍参军,曾担任部队文艺教员和宣传队员,多次参加军区组织的舞蹈比赛并获得多项奖励。转业后曾进入机关、企业参与和组织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先后编排和创作了《太阳照在我心中》、《咱们都是文化人》等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在省、市舞蹈比赛和秧歌比赛中连获大奖,多次组织参加省、市举办的文艺展演、广场文化、春节晚会和文化下乡活动。